越吃阳气越足的3种食物,常做着吃,生阳气、虚寒的脾胃好了
2025-07-28 13:07:54
最近总有人说手脚冰凉,喝口凉水就胃不舒服。闺蜜小琳就吐槽:“我这脾胃啊,跟天气预报似的,降温第一个知道!” 其实这多半是阳气不足的小信号,别急着翻药箱,厨房里就有天然 “暖宝宝”。今天分享 3 种越吃越暖的食材,简单易做,吃完从胃暖到脚趾尖。

第一种是生姜,堪称厨房里的 “火焰山”。你以为它只是调味品?其实是阳气界的扛把子。小时候感冒,奶奶总会煮一碗浓姜汤,辛辣味呛得人直跳脚,可喝完就像肚子里揣了个小火炉。中医说 “晨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确实有道理。
推荐几种吃法:姜枣茶,三片生姜配五颗红枣,煮水当茶喝,办公室的小姐姐们都在保温杯里泡这个,比奶茶养生多了;姜撞奶,是广东朋友教的秘方,热牛奶冲入姜汁瞬间凝固,像吃布丁一样暖胃;醋泡姜,切片用陈醋泡三天,早餐配粥吃,酸辣开胃还不上火。小贴士:容易上火的朋友可以去掉姜皮,或者搭配蜂蜜缓和辣味。

第二种是羊肉,堪称冬日里的太阳能量块。去年冬天去内蒙古出差,零下 20 度,牧民大叔却红光满面:“我们这的秘诀就是三天一顿羊!” 羊肉是肉中 “小太阳”,《本草纲目》说它能 “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特别适合虚寒体质。
家常做法有清炖羊肉汤,羊腿肉焯水后加白萝卜慢炖,撒点胡椒粉,汤色奶白,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孜然羊肉粒,用孜然和辣椒面爆炒,香味能让隔壁小孩多吃两碗饭;羊肉山药粥,熬夜加班后喝一碗,暖流能从喉咙滑到脚底板。选肉要选淡粉色、脂肪分布均匀的羔羊肉,膻味轻还更嫩,怕膻味的可以提前用花椒水浸泡。
第三种是板栗,像埋在土里的 “暖宝宝”。小区门口糖炒栗子摊前总排长队,其实板栗是坚果界少有的温性食材,《千金方》记载它 “益气厚肠胃”,每次吃糖炒栗子都像在啃迷你暖手宝。

创意吃法有板栗烧鸡,鸡肉裹着板栗的甜香,汤汁拌饭能吃三碗;板栗豆浆,早餐把栗子仁和黄豆一起打浆,比奶茶店卖的还香浓;栗子馒头,蒸馒头时揉进栗子泥,自带天然甜味,孩子抢着吃。保存可以把生板栗用盐水煮 3 分钟,冷冻保存半年不坏,随吃随取很方便。
上周表妹来我家蹭饭,她长期节食减肥,大夏天还穿长袜。我给她做了羊肉栗子煲加姜汁窝蛋,她边吃边说:“姐你这菜有毒,吃完想脱羽绒服!” 结果第二天发消息说多年的便秘居然好了。
其实养阳气就像给身体点小火苗,关键要持续添柴。这些食材不用天天吃,每周吃两三次,搭配适量运动,慢慢就会发现,原来怕冷的自己,也能变成 “小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