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常识
牢记养生八字诀, 秋来无病少烦恼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处暑养生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起居】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处暑时节,正直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物。
勤开窗使空气流通
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再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天涤荡暑气潮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同时,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入睡之前莫要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饮食】减辛增酸,少食甘肥
“养阴、多酸、润燥、补肺”是处暑饮食养生的八字诀,蜂蜜、葡萄、莲藕、杏仁都是此季上好的养生美食。
此季上好的养生美食
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食多食,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且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因此也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大家应根据秋令气候特点和人体的反应,多吃新鲜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