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鸡汤六味:一碗暖汤补气血,安然度夏护脾胃
2025-08-08 14:43:08
中伏的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裹得人浑身乏力,稍不留意就容易气血亏空、脾胃失和。老祖宗说 “中伏一只鸡,秋冬不找医”,鸡肉性温味甘,补而不燥,恰是此时的滋补良方。这六道鸡汤,用黄芪、山药、沙参等食材与鸡肉配伍,或补气、或养血、或健脾,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温和的能量,帮你在湿热天里筑牢健康防线。
乌鸡的乌皮底下藏着丰富的铁元素,是补血的天然好手,搭配黄芪的补气、当归的活血,像给身体装了台 “气血发动机”。中伏天里总觉得乏力、头晕的女性,喝上一碗,能慢慢找回精气神。
做法里藏着细节:乌鸡焯水后用温水洗净,避免冷热刺激肉质变紧;黄芪、当归提前浸泡,让药性更易释放;砂锅里小火慢炖 1.5 小时,让乌鸡的鲜与药材的香充分融合。加盐后撒把葱花,汤味醇厚不苦涩,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胃里,连手脚都渐渐有了温度。
山药的绵、莲子的糯,遇上土鸡的鲜,炖出的汤带着自然的清甜。中伏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的人,这道汤最是对症 —— 山药健脾养胃,能帮肠胃 “减负”;莲子去芯后不苦,可养心安神,让烦躁的情绪慢慢沉淀。
土鸡炖够 1 小时再放山药和莲子,既能保证鸡肉酥烂,又不会让山药炖成泥。少许白胡椒粉的加入,像给汤加了层 “保护膜”,驱散暗藏的湿气,全家老小都能喝,连挑食的孩子也会捧着碗不放。
沙参像位温柔的 “润燥使者”,能缓解中伏天的干咳口干;桂圆则是 “安神小能手”,补心又补血。经常熬夜或压力大的人,喝这道汤能慢慢抚平身体的 “小情绪”,连脸色都会好看些。

沙参泡发后切段,与鸡块同炖 1 小时,最后加入桂圆再炖 20 分钟,既能保留桂圆的甜,又不会让味道过腻。汤里飘着淡淡的药香,喝一口,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清爽,再燥的天也能静下心来。
党参的补气之力温和不燥,枸杞的滋养之功润物无声,配上鸡肉的醇厚,炖出的汤像给身体 “充电”。中伏天里总觉得累、腰膝发软的人,喝上几碗,能慢慢找回干活的力气。
砂锅里的鸡块炖到能用筷子轻松戳透,再撒入枸杞焖 10 分钟,让枸杞的甜融入汤里。这道汤不用复杂调料,盐就是最好的调味,喝的就是食材本真的香,朴实得像老家妈妈的手艺。
干香菇泡发后带着独特的鲜香,与土鸡同炖,能把鸡肉的醇美激发得淋漓尽致。中伏天没胃口?这道汤的香气能从厨房飘到客厅,勾得人直咽口水 —— 香菇的氨基酸让汤味更鲜,鸡肉的蛋白补充能量,简单却最养人。
土鸡焯水后与香菇同炖 1.5 小时,汤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撇去后喝起来清爽不腻。撒把葱花端上桌,大人孩子都能多喝两碗,连泡饭都格外香,是家常里的 “开胃神器”。
虫草花的金黄里藏着虫草素,能帮身体 “筑防线”,配上鸡肉的营养,炖出的汤既滋补又不张扬。中伏天里总爱感冒的人,喝这道汤能悄悄增强抵抗力,把小毛病挡在门外。
鸡肉炖 1 小时后加入虫草花,再炖 40 分钟,让虫草花的鲜味充分释放。汤的颜色带着淡淡的金黄,喝起来有股自然的清甜,没有药味,像喝一道美味的鲜汤,不知不觉就补了身体。

中伏的鸡汤,从不是重油重补的负担,而是顺应时节的温柔滋养。这六道菜,有的偏温补,有的偏清润,总能找到适合自家体质的那一款。炉火上咕嘟的砂锅,锅里翻滚的食材,厨房里弥漫的香气,都是对家人最实在的关怀 —— 喝下去的是汤,暖起来的是心,安然度过这个夏天,便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