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立秋养生遵古训,“四不吃” 护脾胃,3 种恩物助安秋


       立秋过后,暑热未完全消散,早晚凉意却已悄然降临,干燥气息渐浓,秋意渐显。老辈人常说 “立秋四不吃,吃了人难安”,这是世代积累的养生智慧,指引我们在季节交替时合理饮食。

       首先,不吃生冷瓜果。西瓜、甜瓜等夏日解暑水果,立秋后需少碰。此时天地之气从 “长” 转 “收”,脾胃正处于适应期,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易引发腹痛、腹泻,冰镇瓜果更是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

 

       其次,不吃油腻厚味。立秋后胃口渐开,不少人急于 “贴秋膘”,红烧肉、大肘子等轮番上桌。但暑湿未退、脾胃功能未完全恢复,过多油腻食物会堆积肠胃,导致人昏沉乏力、口中黏腻,反而不利于健康。

 

       再者,不吃辛辣燥物。生姜、花椒、烈酒等辛热食物,夏天有助排汗,立秋后却不适宜。秋季本就干燥,辛辣食物如同 “火上浇油”,易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问题,违背秋季 “润” 的养生需求。

 

       最后,不吃隔夜寒食。立秋后昼夜温差大,食物易滋生细菌,隔夜菜本就有风险,寒凉属性的隔夜食物寒性更重,直接食用易引发胃肠不适,甚至导致 “阴暑”,治疗起来更为棘手。

       顺应秋季 “收” 与 “润” 的需求,饮食需转向温和滋养,以下 3 种应季食材,能助我们安稳度秋:

 

       一是莲藕,堪称水塘里的 “润燥君子”。生于淤泥却洁白清润,生吃清热生津,熟食健脾开胃。推荐 “莲藕猪心汤”:粉藕切块,与花生、红枣、猪心一同放入砂锅,加清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炖 1 小时,最后加鲜百合、枸杞再炖 10 分钟。汤色清润,食材软糯清甜,能滋润喉咙、温暖脾胃。

 

       二是山药,是土中藏着的 “补益珍宝”。粉糯黏滑,能平补脾胃肺肾,且性质温和,适合秋季食用。“蜂蜜桂花蒸山药片” 做法简单:铁棍山药去皮切片,焯水去粘液后蒸熟,淋上蜂蜜,点缀糖桂花。口感清甜粉糯,带着桂花香,是无负担的秋日滋养小点。

 

       三是南瓜,为金灿灿的 “秋日恩物”。富含胡萝卜素,对眼睛和皮肤有益,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且不滋腻。“金沙南瓜片” 十分美味:南瓜切片焯水后裹蛋液,炸至金黄酥脆,再用番茄酱翻炒调味。外酥里糯、酸甜适口,是餐桌上的亮眼佳肴。

       立秋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时节,“四不吃” 是对身体的保护,而莲藕、山药、南瓜则是自然的馈赠。养生无需昂贵补品,只需在饮食上懂得克制与选择,尊重身体与季节的节律,便能安稳舒适地迎接秋天。
/ 下一篇文章: /

秋日晒秋别只晒菜!手把手教你晒鸡胗干,香韧耐嚼,零食下酒都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