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清热护脾:3 种 “冷门” 蔬菜正当时,鲜爽入味养身心
2025-08-26 12:16:18
处暑过后,天气一天天转凉,可夏日残留的 “湿” 与 “热” 仍在体内徘徊。此时的饮食,既要清退余暑、化解湿气,又要呵护脾胃、为秋冬打下健康基础。其实健康不必依赖名贵食材,今天就给大家推荐 3 种处暑后必吃的 “冷门” 蔬菜 —— 茭白、眉豆、马蹄,它们看似不显眼,却藏着清热祛湿、护脾养胃的好功效,做法简单还特别入味,让餐桌多份新意,身体多份舒坦。
茭白白白嫩嫩,裹着一层薄衣,看着就透着清爽劲儿。作为水生植物,它自带清热、利湿的特性,正好能化解处暑后体内残留的湿热;还富含膳食纤维,能帮着促进肠道蠕动,消化不好、脾胃弱的人吃着也舒服。最简单的素炒做法,就能让它的鲜爽完全释放,搭配几种家常食材,色彩丰富又营养均衡。
试试素炒茭白:
- 准备茭白 2-3 根,去皮后切成细丝;胡萝卜半根切细丝(增香又添色),泡发的黑木耳撕成细条,青椒 1 个切细丝(提鲜解腻),食材备好后看着就清爽。
- 先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黑木耳丝焯烫 1 分钟,捞出沥干水分 —— 提前焯水能去除木耳的杂质和涩味,吃着更放心。
- 热锅放凉油,先下胡萝卜丝翻炒几下,让胡萝卜的油脂香释放出来(胡萝卜素遇油更易吸收),再倒入茭白丝一起炒。炒到茭白丝变软、微微透明,就加入青椒丝和焯好的黑木耳丝,继续大火翻炒。
- 最后加少许盐调味,淋一勺生抽提鲜,再勾点薄水淀粉(让汤汁更均匀地裹在食材上),喜欢蒜香的话可以加蒜末爆香,翻炒均匀就能出锅。这道菜脆嫩爽口,茭白的清甜、胡萝卜的微香、木耳的软韧融合在一起,既解腻又养脾胃,处暑后吃再合适不过。

眉豆不像四季豆、豇豆那样常见,却堪称 “健脾祛湿能手”。中医认为它能健脾和中、消暑化湿,处暑后脾胃虚弱、没胃口,或是感觉身体沉沉的(湿气重的表现),吃点眉豆正合适。把它做成 “眉豆酿肉”,豆夹的清香裹着肉馅的鲜美,一口下去满是惊喜,做法也不算复杂。
推荐眉豆酿肉:
- 新鲜眉豆洗净,撕去两边的老筋(避免口感发硬),从一侧轻轻切开,但不要切断,做成能夹馅的 “小豆夹”,放在一旁备用。
- 准备五花肉馅(三分肥七分瘦最香),加入少许盐、一勺料酒(去腥)、一勺生抽(提鲜)、切碎的葱姜末,朝一个方向搅打均匀,让肉馅有韧劲。
- 用小勺把调好的肉馅塞进眉豆夹里,不要塞太满,不然煮的时候容易散开,每个豆夹填到七八分满就好。
- 热锅放适量油,下几颗蒜粒爆香,然后把酿好的眉豆夹放入锅中,开口朝下先煎一会儿,让肉馅定型,再翻面煎至豆夹表面微微发皱。接着加一勺生抽、一勺蚝油,倒入没过豆夹一半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慢慢煨煮,直到眉豆变软、肉馅熟透(大约 10-15 分钟)。出锅前撒上新鲜蒜粒和香菜末,香味瞬间就飘出来了 —— 眉豆吸满了肉汁,咬开后肉馅鲜嫩,豆夹软嫩入味,健脾又下饭。
马蹄又叫荸荠,埋在土里生长,却有着 “地下雪梨” 的美誉 —— 口感清脆甘甜,水分十足,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处暑后还有余热,容易口干舌燥,吃点马蹄既能清退余热,又能润燥生津,对脾胃也很友好。和胡萝卜、黑木耳一起炒,清脆爽口,营养也更全面。
试试胡萝卜黑木耳炒马蹄:
- 马蹄去皮后切成薄片(尽量切薄些,更容易入味);胡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泡发的黑木耳撕成小朵,洗净备用。
- 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黑木耳和马蹄片焯烫 30 秒,捞出沥干水分 —— 马蹄焯水能去除表面的涩味,口感更甜脆。
- 热锅放少许油,先下胡萝卜片翻炒片刻,炒到胡萝卜微微变软,再加入马蹄片和黑木耳,开大火快速翻炒,直到所有食材断生(不用炒太久,避免马蹄失去脆感)。
- 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喜欢甜味的话可以加一点点白糖提鲜(突出马蹄的清甜),翻炒均匀就能出锅。这道菜嚼着清脆爽口,马蹄的甘甜、胡萝卜的清香、黑木耳的软滑,口感层次特别丰富,吃着不油腻,还能清热润燥,处暑后当配菜或家常菜都很合适。

处暑时节的饮食,贵在 “应时”。茭白清热利湿、眉豆健脾祛湿、马蹄生津润燥,这 3 种 “冷门” 蔬菜虽不常被提起,却是当下的养生佳品。它们不仅能帮我们调理身体,还能给餐桌添份新意 —— 不用追求昂贵食材,用平常的菜做出健康美味,才是饮食的真谛。处暑过后,不妨试试这 3 种蔬菜,让身体在鲜爽的滋味里,轻松过渡到秋天,积攒满满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