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可能是胆囊在“报警”


胆囊位于右上腹,紧贴肝脏下方,其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而胆汁的核心作用是帮助消化脂肪。当我们进食(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时,胆囊会收到“收缩信号”,将胆汁排入肠道参与消化。这个“工作流程”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引发疼痛,且疼痛多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出现,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 胆囊结石卡住了“出口”

胆囊内若有结石,饭后胆囊收缩时,结石可能被推向胆囊管(胆囊与胆管连接的狭窄通道),像瓶塞一样堵住出口。胆汁无法排出,胆囊内压力骤升,就会引发剧烈的痉挛性疼痛(胆绞痛)。这种疼痛多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可能放射到右肩或背部,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尤其在吃了肥肉、油炸食品后更容易发作。

2. 胆囊发炎了

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或结石梗阻时间过长,会引发胆囊炎症(胆囊炎)。发炎的胆囊在饭后收缩时,炎症部位受到牵拉和刺激,会出现持续性疼痛,且疼痛程度比单纯胆绞痛更剧烈,可能伴随发热、寒战(提示感染加重)。若炎症反复发作,胆囊会逐渐增厚、萎缩,失去正常功能。

胆囊系统

出现饭后右上腹疼痛,该做哪些检查?

怀疑胆囊问题时,以下检查能帮助明确诊断:

1. 腹部超声(B超):首选检查,能清晰显示胆囊大小、胆囊壁是否增厚(提示炎症)、是否有结石及结石的大小、位置,无创且便捷,费用较低。

2. 血常规和肝功能:若有炎症,血常规会显示白细胞升高;肝功能检查可判断是否有胆管梗阻(如胆红素升高)。

3. CT或磁共振(MRI):若超声显示不清(如结石过小或位置特殊),可进一步做CT或MRI,明确胆囊及胆管的细节。

胆囊问题拖不得,放任可能引发这些风险

饭后右上腹疼痛若长期忽视,胆囊问题可能逐渐加重:

– 结石嵌顿:结石完全堵住胆囊管,导致胆囊化脓、坏疽,甚至穿孔,引发腹膜炎,需要紧急手术;

– 胆管梗阻:结石掉入胆总管,可能引发黄疸(皮肤发黄)、胆管炎,甚至胰腺炎(危及生命);

– 胆囊功能丧失:反复炎症会使胆囊萎缩、失去收缩功能,最终可能需要切除胆囊。

胆囊消化系统

日常如何保护胆囊,减少疼痛发作?

若已明确胆囊有结石或炎症,日常做好这些事能减少疼痛发作:

1. 控制饮食: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刺激胆囊强烈收缩;

2. 规律进餐:尤其要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会导致胆汁淤积,增加结石形成和疼痛发作的风险;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导致胆汁成分异常,加重胆囊负担,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胆囊健康;

4. 及时就医:若疼痛频繁发作(每月超过1-2次),或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需尽早手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并发症。

/ 下一篇文章: /

选CT还是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