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末伏养生指南:常吃 “八宝” 清热祛湿,安然度过 “秋老虎”


        末伏,作为三伏天的最后一伏,虽已进入盛夏尾声,却仍带着 “秋老虎” 的余威 —— 既有夏日的燥热未消,又藏着秋日的初凉渐生。此时气温依旧偏高,天气变化多端,恰当的饮食调养便成了安稳度夏的关键。民间素有 “末伏八宝” 的说法,常吃这八样食材,既能清热祛湿,又能健脾养胃,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末伏 “八宝”:应时应景的养生食材

1. 山药:健脾补肺的 “平价参”

        山药药食同源,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其丰富的黏液蛋白和淀粉,可滋润肠道、调节肠胃功能,尤其适合补充夏季消耗的正气。
        推荐菜谱:山药排骨汤
        排骨焯水后与姜片、玉米同炖 1 小时,加入山药块再炖 30 分钟,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汤色清亮,山药绵软,是滋养脾胃的佳品。

2. 小米:养胃安神的 “黄金米”

        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能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末伏吃小米,可清除体内湿热,调养因暑热变弱的脾胃。
        推荐菜谱:南瓜小米粥
        小米煮 15 分钟后加南瓜丁,续煮 20 分钟至浓稠,加枸杞和少许冰糖调味。南瓜的甜润与小米的绵密结合,暖胃又爽口。

3. 莲藕:润燥通便的 “水中宝”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熟莲藕性温,健脾开胃、益血补心,且富含膳食纤维,能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
        推荐菜谱:凉拌藕片
        藕片焯水后过冰水,淋上蒜末、生抽、香醋调成的料汁,冷藏后口感更清爽,解腻又润燥。

4. 南瓜:解毒护胃的 “黄金瓜”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其含有的果胶可吸附体内毒素,适合末伏调理肠胃。
        推荐菜谱:南瓜蒸百合
        南瓜块铺盘,放上泡发的百合,蒸 20 分钟后淋蜂蜜,清甜软糯,养脾又解毒。

5. 鸡蛋:补虚强身的 “全营养”

        鸡蛋性味甘平,能滋阴润燥、养血安胎。末伏人体气血易亏,吃鸡蛋可补充优质蛋白,提高免疫力。
        推荐菜谱:裙带菜鸡蛋豆腐汤
        水烧开后下裙带菜和豆腐,淋入蛋液推散,加盐、香油调味,清淡易吸收,适合补充体力。

6. 梨:润燥化痰的 “天然矿泉水”

        梨性凉味甘酸,入肺、胃经,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
        推荐菜谱:银耳雪梨汤
        银耳、莲子、百合煮 40 分钟后,加梨块和冰糖续煮 20 分钟,汤汁浓稠,润肺又养颜。

7. 绿豆:清热解暑的 “夏日良药”

        绿豆味甘性寒,归心、胃经,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合末伏清除体内余热。
        推荐菜谱:绿豆百合汤
        绿豆煮 30 分钟至开花,加百合和冰糖再煮 15 分钟,放凉后饮用,清热解暑效果佳。

8. 鸭肉:滋阴补虚的 “凉性肉”

        鸭肉性凉,能滋阴补虚、清热解毒,富含蛋白质且易消化,适合末伏燥热未消时食用。
        推荐菜谱:冬瓜薏米老鸭汤
        老鸭与薏米炖 1.5 小时后加冬瓜,续煮 30 分钟,汤清味鲜,滋阴又祛湿。

末伏养生小贴士:细节决定健康

【养生重点】

  • 养心护心: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加重心血管负担;
  • 调养脾胃: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健脾食物,减轻肠胃压力;
  • 滋阴润燥:多补充水分,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材,缓解秋燥;
  • 适度锻炼: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大量出汗耗气;
  • 预防疾病:注意增减衣物,防范温差大引发的感冒、肠胃炎。

【养生禁忌】

  • 忌贪凉饮冷:少碰生冷食物,避免长时间吹空调,以防寒邪伤脾胃;
  • 忌油腻辛辣:减少重口味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发上火;
  • 忌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防止伤津耗气;
  • 忌盲目进补:此时不宜大量吃滋补品,应循序渐进;
  • 忌晚睡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助力身体代谢修复。

        末伏虽短,却是夏秋交替的关键节点。遵循 “八宝” 饮食,配合科学作息,既能安然度过 “秋老虎” 的余威,又能为秋冬健康夯实基础。让我们顺应时节,用一碗热汤、一碟清菜,温柔呵护身体,静待秋高气爽的到来。

 

/ 下一篇文章: /

末伏养生:闯过三关,避开三忌,安稳衔接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