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润燥养胃:4 种绿色鲜蔬正当时,简单烹饪吃出秋日健康
2025-08-26 12:14:19
立秋过后,夏末的余热还未完全消散,但早晚的风里已悄悄裹进凉意。老话说 “立秋贴秋膘”,却并非意味着要一味大鱼大肉 —— 像白菜、萝卜这类清爽蔬菜,性偏寒凉,入秋后肠胃虚弱的人吃多了易不适。顺应时节选对菜,才能让身体舒舒服服过渡到秋天。今天就推荐 4 种特别适合立秋后吃的 “绿色鲜蔬”,口感好、营养足,还能滋润肠胃,帮你健健康康度秋。
秋葵素有 “绿色人参” 的美称,切开后流出的黏液藏着大功效 —— 富含果胶和多糖,能像一层温柔的保护膜,呵护咱们的胃黏膜。秋天气候干燥,肠胃容易敏感不适,多吃秋葵再合适不过。它滑溜溜的口感很独特,凉拌、清炒、做汤都好吃,尤其和五花肉搭配,油脂香能中和秋葵的清淡,超级下饭。
推荐试试秋葵炒五花肉片:
- 秋葵洗净,沸水中焯烫 1 分钟(去除涩味),捞出切小段;五花肉切成薄片备用。
- 热锅放少许油,下五花肉片煸炒,直到肉片出油、表面金黄,再加入蒜末、小米辣圈爆香,香味立刻就出来了。
- 倒入切好的秋葵,开大火快速翻炒均匀,沿着锅边淋少许生抽提鲜、蚝油增香,再加一点点糖中和口感,避免过咸。
- 所有食材翻炒到味道融合,秋葵裹上酱汁就可以出锅。五花肉的香、秋葵的嫩,一口下去特别满足,胃里也暖暖的。
茼蒿自带一股独特的清香味,闻着就让人心情舒畅,古时还被称作 “皇帝菜”,可见其珍贵。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芳香挥发油,既能开胃消食,又能帮助安心养神。立秋后容易犯 “秋乏”,睡眠不好、没胃口,吃些茼蒿准能缓解。最简单的蒜蓉做法,就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原汁原味,几分钟就能端上桌。
试试家常蒜蓉茼蒿:
- 茼蒿洗净切小段,准备多些蒜末(蒜香足才好吃),分成两份备用。
- 锅里烧热油,先下一半蒜末爆炒,直到蒜香飘出、蒜末微微发黄(别炒糊,会发苦)。
- 立刻倒入茼蒿,开大火快速翻炒,看到茼蒿变软、颜色更翠绿,就加入盐和少许鸡精调味。
- 最后放入剩下的一半蒜末,翻炒几下就关火 —— 后放的生蒜能保留辛辣香,让整道菜蒜味更浓郁,吃起来清脆爽口,特别解腻。
红苋菜炒出来的汤汁红红的,看着就有食欲,它可是公认的 “补铁高手”,钙含量也不低,还有 “长寿菜” 的美誉。立秋后吃它,能清热润燥、补充气血,尤其适合需要补铁的人群。做成汤羹更是一绝,搭配虾仁和豆腐,鲜甜又营养,红红的汤汁喝着暖身,特别适合渐凉的秋天。
推荐红苋菜虾仁豆腐汤:

- 红苋菜摘洗干净,豆腐切小块;鲜虾仁用少许料酒和白胡椒粉腌 10 分钟,去除腥味。
- 锅里放少许油,爆香蒜末,倒入红苋菜翻炒,直到苋菜变软、析出红色汤汁。
- 加入足量开水,放入豆腐块,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2-3 分钟,让豆腐吸满苋菜的香味。
- 最后放入虾仁,煮到虾仁变红弯曲(说明熟了),加盐调味,滴几滴香油增香,一碗鲜掉眉毛的汤就做好了。苋菜软嫩、豆腐入味、虾仁 Q 弹,喝一口浑身都舒服。
小白菜一年四季都有,但秋天的格外鲜甜 —— 经过微凉天气的 “滋养”,口感更软嫩,味道也更清甜。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清热除烦、通利肠胃,不管清炒、做馅还是煮汤都好吃。和粉丝、蛤肉、鸡蛋一起煮成汤,有菜有蛋有海鲜,营养一锅出,暖心又暖胃。
试试小白菜龙口粉丝蛤肉鸡蛋汤:
- 龙口粉丝用温水泡软;小白菜洗净切段;蛤蜊肉(新鲜或干泡发的都可以)备用;两个鸡蛋打散。
- 锅里放油,倒入蛋液,炒熟炒散后盛出(炒鸡蛋油稍多些,更蓬松香嫩)。
- 用锅里剩下的底油,放入姜丝和蛤蜊肉炒香,加适量清水烧开,让蛤蜊的鲜味融入汤里。
- 水开后放入泡软的粉丝和小白菜,煮 1-2 分钟,直到粉丝变软、白菜断生,再倒入炒好的鸡蛋,加盐和胡椒粉调味,滴几滴香油,一碗鲜到舔碗的汤就成了。

立秋后饮食讲究 “滋阴润燥”,这 4 种绿色鲜蔬刚好贴合需求 —— 秋葵护胃、茼蒿安神、苋菜补血、小白菜清润,每一种都适合当下吃。别再只盯着白菜萝卜啦,趁着这些蔬菜正鲜嫩,赶紧端上餐桌,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吃出秋天的舒服与健康,让肠胃顺顺利利迎接秋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