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7月20入伏,少吃大鱼大肉多喝它,清热解暑,祛湿解乏精神足


7月20日这天,老黄历上写着”入伏”两个大字,太阳像是突然开了高温特效,走在路上都能听见鞋底和柏油马路”滋滋”的恋爱声。我家楼下卖冰棍的大爷最近笑得见牙不见眼,而隔壁健身房的小哥却愁得直薅头发——这天气,谁还愿意去举铁啊?

入伏后的热可不是普通的热,是那种带着湿气的”蒸笼热”,就像全天候免费桑拿,还是不能喊停的那种。这时候要是还顿顿红烧肉配啤酒,肠胃怕是要举着抗议牌游行了。老祖宗说的”春夏养阳”可不是让我们胡吃海塞,而是要学会和天气打配合战。

二、三伏天的”解暑神器”

说到解暑饮品,超市冰柜里那些花花绿绿的饮料可不算数。真正懂养生的老饕们,这时候都在厨房里煮一锅会”说话”的汤水——我说的就是绿豆汤。别急着撇嘴,这可不是你记忆中那碗平淡无奇的绿汤水。

我外婆煮的绿豆汤是有讲究的:绿豆要选当年新摘的,泡发时得用井水(现在用矿泉水代替),煮的时候要看着火候,等豆子刚刚”咧嘴笑”就关火。最绝的是她会在汤里加一小把陈皮,那滋味,就像给绿豆汤装上了空调外机,喝下去从喉咙凉到胃里。

三、绿豆汤的七十二变

你以为绿豆汤就是绿豆加水?那可就太小看这颗绿色小精灵的潜力了。我在广东见过加海带的咸绿豆汤,在苏州喝过放薄荷的清凉版,成都朋友教我往里加醪糟,居然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甜蜜。

我最推荐的是”三豆饮”:绿豆、赤小豆、黑豆三兄弟联手。绿豆负责清热,赤小豆专攻祛湿,黑豆默默补肾,简直是养生界的”复仇者联盟”。煮的时候抓一把薏米来客串,这碗汤就能让你喝出”我果然很会过日子”的满足感。

煮汤小技巧:豆子提前冻一晚,第二天直接下锅,十分钟就能煮开花。这个秘诀是我用三顿煮糊的绿豆换来的,今天免费送给大家。

四、厨房里的解暑哲学

有次去拜访一位老中医,看见他家的砂锅永远在灶上咕嘟着。老先生说:”夏天喝汤要像谈恋爱,不能太热情,文火慢炖才有滋味。”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原来对抗酷暑的最高境界,不是以冰制热,而是以柔克刚。

我邻居张阿姨有个绝活:把绿豆汤煮浓后冻成冰棍,孩子们抢着吃。楼上的李老师更绝,用绿豆汤代替水来煮饭,揭开锅盖那瞬间,米香里夹着豆香,馋得整层楼都想来蹭饭。

五、记忆中的清凉味道

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午后那碗晾在井水里的绿豆汤。妈妈总会把碗吊在井中,取出来时碗壁挂着细密的水珠,喝一口能甜到脚后跟。现在有了冰箱,却再难找回那种带着井水清甜的滋味。

上周试着复原这个场景,特意开车去郊区打山泉水,结果被蚊子追着咬了五个包。果然有些味道,注定要带着遗憾留在回忆里。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正是这点不完美,才让记忆中的绿豆汤格外清甜?

六、今日份的清凉提案

今天给大家安利我的私房喝法:煮好的绿豆汤放凉后,加一勺桂花蜜,撒几粒干桂花。喝前轻轻搅拌,让桂花的香气像小精灵一样在汤里跳舞。这个组合妙在哪?桂花的温润刚好中和绿豆的寒凉,就像给肠胃穿了件真丝睡衣。

/ 下一篇文章: /

三伏天,多吃蒸菜身体好!首选这4样,清爽不油腻,好吃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