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常识

蛋白质:筑牢人体抗病防线的 “关键砖头”


“蛋白质是人体抗病的‘砖头’”—— 这句通俗的比喻,精准道出了蛋白质对健康的核心意义。它就像建筑工程里的基石,不仅支撑着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正常运转,更在身体组织修复、免疫细胞生成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对免疫力逐渐下降的中老年人而言,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堪称抵御疾病的 “天然防线”,但现实中,我国中老年人的蛋白质摄入现状却令人担忧。
从生理功能来看,蛋白质的 “抗病” 能力体现在多个维度。它是免疫细胞的 “原材料”,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 “卫士” 的生成,都离不开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当身体出现组织损伤时,比如皮肤划伤、黏膜修复,蛋白质能快速参与修复过程,减少感染风险;甚至连消化酶、抗体等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与防御的物质,本质上也属于蛋白质家族。可以说,蛋白质摄入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人体免疫系统的 “战斗力”—— 摄入不足时,免疫细胞活性会下降,抗体生成减少,身体就容易被细菌、病毒侵袭,出现感冒频发、伤口愈合缓慢等问题。
中国营养学会早已给出明确建议:60 岁以上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不低于 1.0g/kg 体重。简单来说,一位体重 60 公斤的老人,每天至少需要 60 克蛋白质才能满足基础需求。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仅能达到推荐标准的 70% 左右,也就是说,不少老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缺口超过 20 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样:部分老人因牙口不好,减少了肉类、豆制品的摄入;有些老人受传统 “清淡饮食” 观念影响,刻意降低鱼、蛋、奶的食用量;还有独居老人因烹饪不便,常以粥、咸菜简单应付三餐,这些习惯长期下来,必然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进而加剧免疫力衰退。
很多人误以为 “补蛋白靠牛奶鸡蛋就够了”,但实际上,单一食材很难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全面需求。牛奶每 100 毫升约含 3 克蛋白质,1 个中等大小的鸡蛋约含 6-7 克蛋白质,即便每天喝 2 杯牛奶、吃 1 个鸡蛋,也只能提供 12-13 克蛋白质,远不能满足中老年人的每日需求。而且,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 “质量” 不同,比如鸡蛋中的卵白蛋白、牛奶中的酪蛋白,属于 “完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高度契合,吸收利用率高;鱼肉中的优质蛋白富含 Omega-3 脂肪酸,既能补蛋白,又能保护心血管;豆制品中的植物蛋白则适合需要控制胆固醇的人群。医生建议,补蛋白要讲究 “多样化搭配”,将鱼、肉、蛋、奶、豆制品纳入每日饮食,才能实现营养均衡。
/ 下一篇文章: /

霜降养生:顺时调护,应对秋冬过渡的气候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