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秋食梨:辨体质避禁忌,两碗暖羹润身心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一到秋天,市场上的梨便堆得像小山,脆甜多汁的口感,总让人觉得是解秋燥的 “天然良药”。可跟医生朋友聊过才知道,梨虽好却不是人人适宜,尤其有三类人得少吃,还有些吃梨的讲究要弄清,不然反而可能惹得身体不舒服。

 

        先说第一类,风寒咳嗽时别多吃梨。不少人觉得 “梨能润喉止咳”,可咳嗽分寒热 —— 咱们常说的梨润喉,针对的是喉咙干、咳黄痰、声音嘶哑的风热咳嗽;但若是风寒咳嗽,比如咳白稀痰、流清鼻涕还怕冷,梨性偏凉,吃多了会让体内寒气加重。我同事之前感冒,流着清鼻涕还一天吃三个梨,结果晚上咳得没法睡,医生说就是梨的凉性加重了症状。所以感冒咳嗽先分清类型,风寒咳嗽就先把梨放一放,等好转了再吃也不迟。

        第二类是肠胃弱的人。梨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本是助消化的,但平时容易腹胀、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的人,吃多了反而遭罪。我妈肠胃一直不好,去年秋天一次吃两个梨,下午就腹胀腹泻,后来才知道,她消化能力弱,过多的纤维会给肠胃添负担。这类朋友想吃梨,不妨一次切一小块,别吃刚从冰箱拿的凉梨,放常温再吃会温和些。

 

        第三类是需要控糖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别觉得梨不算特别甜就放松警惕,它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可不低,虽升糖指数不算顶尖,但吃多了血糖还是会波动。若想吃,一次最多一小块,还得在两餐之间吃,别饭后马上吃叠加血糖。最好先问问医生或营养师,别自己随便吃。

        其实秋天选对吃法,梨还是能好好发挥 “润” 的本事的,我最近试的两种吃法简单又实用,新手也能做。

 

        第一种是红枣冰糖炖秋梨。挑梨要选表皮光滑、掂着有分量的,水分足还细腻;不用去皮,梨皮炖着香,但得用盐水泡 5 分钟洗净。梨切小块,红枣去核(核易上火),冰糖按口味加。锅里加水煮梨 10 分钟,放冰糖小火再煮 15 分钟,最后加红枣煮 2 分钟。梨肉一抿就化,汤汁放凉点喝,润喉又暖身。

        第二种是秋梨红枣莲子银耳羹。银耳选偏黄的(雪白的可能被处理过),冷水泡 4-5 小时,剪去硬根撕小朵(越碎越出胶);莲子要去芯的,免吃苦味;梨去皮切小块,红枣去核。砂锅里放银耳、莲子和足量水(中途别加水),水开后小火炖 1 小时,加梨块、红枣再炖 30 分钟,最后放冰糖炖 10 分钟。炖时盖子错开留缝防溢锅,羹汤黏稠顺滑,当早餐或下午茶都合适。

 

        秋天吃梨,关键在 “对症”—— 分清自己的体质,避开禁忌,再用暖心的做法把梨的 “润” 发挥出来,既能解秋燥,又不会给身体添负担。这两种吃法都不复杂,不妨试试,让秋天多份清甜的滋润。

 

/ 下一篇文章: /

秋补选墨鱼:3 道家常味,鲜润补身不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