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今日六月十八,明日观音成道日,有3件事要做,为家人祈福
七月流火,南北大地头顶着一锅闷热。小暑后的第五天,气温仿佛一下子被推到了槛上。大街小巷的蝉噪连成一片,树影婆娑,只剩午后的斜阳还在墙头描金。
家里长辈早就絮絮叨叨:“明天观音成道,今天要净口净心净手。”小时候不懂,只觉得饭桌上少了鱼肉,多了豆腐苦瓜,连大人们的声音都低了八度。可实际上,这一刻浮躁的暑气仿佛也被这些讲究温柔地按住了头,日子安安静静地流淌下来。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成道的日子。民间传说,观世音大慈大悲,拯救众生于水火。正是这一点挽风扶弱的温柔,让无数中国家庭世代敬仰。有的人在家里焚香净水,有的人一清早就去寺门外躬身拜祭。其实,日子平常,而这份心意最珍贵。人间越热,这份宁静与敬意就越显得可贵。
观音,是“观世音”的简称,意为“观察世间苦难、聆听众生呼声”。据《悲华经》记载,她原本是阿弥陀佛座下太子,发愿终身济世,无苦不度。后来又有妙善公主的传说,说她为救众生苦难而舍身修行,最终在六月十九这天功德圆满,飞升成道。从那时起,民间就把这天视为祈福、许愿的吉日。
唐诗有云:“慈门长启普天下,万户千家共朝昏。”意思再通俗不过:只要有观音在,家家户户都有盼头。这慈悲的大愿,也让观音成了无数家庭的精神靠山。别看现在寺庙的观音多塑女相,最初她其实是男相。随着流传,观音“母性”温柔一面越发突出,逐渐被民间认为是妇女儿童的守护神。年头久远的乡村,甚至有“男观音女送子,女观音救急难”的说法。
六月十九、二月十九、九月十九并称观音“三大节”。成道日格外隆重。小时候见过观音庙排队祈福的场景:妇女们一身素雅,孩子们笑嘻嘻地拉着衣角,三柱香、两碗清茶、一盘新水果,承载着一年四季的心愿。大人总说,这天有愿必成,“只要诚心,观音不舍人间苦”。
鲜为人知的小细节还有:有的地方会在这两天提前挂青(带点绿意的布条或食品),据说可以护宅平安。有些老家的人家喜欢在田头竖柳枝,寓意化解烈阳暑气、家宅安宁。有的老人更讲究,会用杨柳水净手净屋,把整院都擦得干干净净。生活的仪式感,其实总藏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小动作里。
餐桌上的慈悲心:3道素食的温柔滋味
过六月十八这天,讲究要“净口”。实在不必苦行,只需换成清淡素食,让口腹之愿和谐而来,生活自然温柔几分。讲究一些的人家,饭桌上必有三样菜:
豆腐西葫芦
豆腐,乡下人常说它“柔而不软,淡而不俗”,恰似观音的慈悲。西葫芦新鲜脆嫩,应时应景,两者共煮清汤,就是一碗清宁安稳。
家常做法多简单:一块北豆腐切丁,一根西葫芦切片,下锅加水炖,撒少许盐和葱花,三五分钟出锅,细嫩清香,最合暑气。
素炒三丝
有色有香,最是家常。胡萝卜、土豆、长豆角切细丝,热油快炒,点盐提鲜。三色聚一盘,寓意“三生万物”,有和气生财的意思,老人说“炒三丝,三生顺”,全家都爱。
用料极简:分别切丝备用,锅入少许油,先下胡萝卜、土豆快翻,后倒豆角,炒熟加盐即可。三色交融,孩子都抢着吃。
炒苦瓜
苦瓜在夏日是“去火菜”,更是自家菜园的常客。苦味虽重,却有回甘,寓意“苦尽甘来”。人们相信吃点苦瓜,能驱走心头的烦躁,迎一份宁静。
食用方法也讲究:苦瓜切片,用盐抓一抓去些苦水,快炒几分钟即可。热锅热油,点蒜提味,炒到翠绿不涩,微苦却清爽。
各地风俗小补充:南方有的地方六月十八晚还会煮绿豆百合粥,大人孩子清清爽爽吃上一碗,当作驱暑去燥的吉兆;有长者用黄瓜扫净神台,也是取清洁、顺心的美意。
3件事要做,为家人祈福
一、净口——素食清谈,安稳度日
六月十八,家家吃素。其实这不是消极避荤,更像主动选择一份淡然。净口,也是不说人是非、不抱怨,老人说“善言养心,静口延和”,家里少一句闲话,屋子里就多一分清凉。现在想来,这样的讲究,不只是一时的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在喧嚣的暑天练一练闭嘴,学会温和相处,哪家哪户不受益?
二、净心——心念澄明,宽厚待人
有的家庭会在清晨焚香、擦灰,求的是一天的心意清净。净心,其实就是暂时不让烦杂俗事扑满脑袋。不比较、不攀比,给自己和家人都一个自在呼吸的空间。正如明代诗人王宠所言:“闲来无事净尘心,静坐蒲团听鸟吟。”三伏天心头火气正盛,若能借这一日让内心冷静下来,生活也会甜起来。
三、净手——洗净纤尘,善待万物
讲究净手,既是卫生习惯,也是对生活的敬重。无论是用杨柳水还是温水肥皂,把手洗净再下厨、再添饭,都是对自己与家人的一种关照。老家还有在门口挂一小袋香草,寓意辟邪安宅,求个心安。近年来城市生活步伐快了,很多人忽略这些小动作,其实这种“仪式感”才是家的温度。
2不做之事,人间清爽不过如此
一、不杀生
这一天忌宰杀禽畜,老人常说“六月十九刀不出鞘,平安无病找得到。”有人问何必如此?说到底,是督促人们克制欲望,修一份慈悲,提醒自家小孩“万物皆有情”。
二、不动气
暑天人易烦躁,六月十八更要忍让。一家人七嘴八舌,难免磕磕碰碰。母亲常常在这天把孩子们叫到屋檐下,“今日忍让三分,明天全家顺分。”转一天的脾气,生活就顺了一整年。
这些禁忌,看似有些守旧,其实都是生活智慧。日子过得细致些、柔和些,福气便从厨房、案头、饭桌间悄悄来了。
每到六月十八,不论身在何地,我都喜欢守着一桌家常,念起老一辈的教导。餐桌清淡素净,家里安安稳稳,“只要心里有观音,俗世也能缓缓过成诗”。
其实,生活绝不只靠一餐饭或几个仪式,但这些来自祖辈的老规矩,像一把旧蒲扇,在最燥热的日子里为你带来一抹凉风。今年北上广的高温刚好都赶在这一段,傍晚的时候,不如试着关掉两会儿手机,好好炒两个小菜,看一场落日,和家里人吃一顿素食,给平凡的日子上一份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