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季养生
老传统:家宴备3道吉利菜,寓意平安大吉
农历六月俗称“小暑月”,对农家来说正是抢农田、做夏忙的时候。老话讲:“六月一场雨,堆下好谷米。”但紧接着的旱情、雷暴也多变,于是人们在六月下旬,尤其是二十一这天,用家宴祈愿天时顺遂。还有古谚:“六月廿一不下田,家中备菜盼团圆。”这一天,农活暂停,长幼齐坐,祭拜祖先、敬天谢地,寓意用饭食迎祥纳福。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六月廿一还会办起“细雨宴”或“青菜节”,亲戚朋友串门互赠食材。那些最普通的蔬菜,哪怕只有简单的烹饪,都带着生活的美意。宋代诗人杨万里写道:“半夏门前菜花香,六月廿一宴亲房。”那种淡淡的松弛感,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烟火情结。
鲜为人知的小细节还有不少。比如南方老人爱在这一天晒书、晒衣,被称作“六月照书”。据说可以赶潮除湿,还能让文运更旺。闽南、江苏一带的女性,会在桌下绑一根红绳,说“系安乐”。这些细微的动作,归根结底,都是人们把吉祥平安紧紧抓在手心的方式。
三道吉利菜的寓意与做法:家常不俗,口口称心
吉利菜一:蒸鲈鱼,年年有余、顺水顺意
鱼,向来是中国餐桌上的好兆头。六月廿一正值鲈鱼当季,肉质鲜嫩。鱼的“余”与“有余”谐音,象征日子富足,源源不断。家宴上有蒸鱼,老人总会笑着说“一条鱼,福气随。”
家常做法:鲈鱼一条收拾干净,肚中塞点姜葱。鱼身上切两道斜口,撒盐稍腌。放盘中,加姜丝蒸8-10分钟,出锅淋热油再洒点酱油,点缀香葱即可。肉滑汤清,正合夏味。
吉利菜二:双拼翠蔬,平安如意,安如青山绿水
蔬菜象征清新和平安。绿叶菜的“青”,取自“长青安泰”之意。六月廿一,无论南北,家家都要上一道绿蔬,有时两三样搭配,叫做“双拼”。
家常做法:挑两样应季青菜,比如苋菜和生菜,洗净焯水,顺序分两边摆盘。锅里热油,蒜末炒香,泼在菜上,点少许酱油,色泽分明。吃口爽脆,佐餐极妙。也有掺杂点百合、小蘑菇,取平衡圆满之意。
吉利菜三:豆腐圆,团团圆圆,素雅健康
豆腐为豆制品之首,民间视作“平安菜”。其色洁白,寓意纯洁吉祥。做成豆腐圆子,更隐含“团聚美满”之情。
做法简单:豆腐压碎,拌入葱花、胡萝卜末和适量淀粉、盐,搓成小圆球。热锅中略煎定型,再用少量水烧焖到入味。成菜颜色素净,口感外香里嫩,是素宴上的吉菜。
温馨提示:不少地方这天还有吃蛋或鸡的说法。蛋圆象征“平安满满”,鸡则寓“吉祥如意”。
民俗宜忌“三应三不”:讲规矩也是惜福分
三应:应备吉利菜,应聚家人,应怀感恩心
应备吉利菜。哪怕家常素淡,三碟吉菜是主心骨。寓意不是奢侈,而是真切祝愿。
应聚家人。六月廿一不做“舍”,无论远近,都会尽量抽空齐坐一桌,说说心里话,解解夏日倦意。
应怀感恩心。这一日老一辈喜欢空下来烧香、敬祖、念祝语,不忘本、不忘人。
三不:不冷落家宴,不生口舌,不拣剩菜
不冷落家宴。不忙着看手机,不敷衍成长辈的碎念。相聚难得,分一份耐心与温柔。
不生口舌。过节气讲规矩,不起争执不埋冤,免得留“口气”。
不拣剩菜。老人常说“剩菜藏失望”,佳节当下,分新鲜热菜给家人吃,给一年好运开个头。
家宴,是中国人心中拆不开的仪式感。就像夏蝉的鸣叫、田头的稻香,虽寻常,却见真情。哪怕一桌三菜一汤,也能盛满生活的好意头与家人的体贴。
我们这一辈或许没有老祖宗那般讲究,但心里都明白,那一筷子绿、一片鱼肉、一只豆腐圆——都是烟火气里稳稳的幸福。俗话说:“好饭好菜不是富贵,而是平安顺遂里生出的安心。”不要小看一年一个的家宴习俗,那是最不起眼的方式,也隐藏着最长久的陪伴。